2014年1月23日星期四

英語和漢語兩種語言中都存在被動語態。

在英語中,被動語態的使用範圍極為廣泛,凡是論文修改在“不必要說出、不願意論文翻譯說出或不知道動作發出者”的情況下,均可使用被動語態。在漢語中也有被動語態,通常通過“把”、“受”、“遭”或“被”等標志詞體現出來,但是它的使用範圍遠遠小英文論文於英語。因此,在很多情況下,英語中的被動語態都會翻譯成主動結構。對於英語原句的被動結構,我們一般采取下列的方法:

一、翻譯成漢語的主動句

將英語中的被動結構翻譯成漢語的主動結構時,往往可以分成以下幾種不同的情況。

① 保留英語中翻英翻譯原句中的主語。

② 將主語翻譯為賓語。

在動作發出者不言自明或難以言明時,英語常用被動句。而漢語在這種情況下,往往需要添加“有人”、“大家英文潤稿”、“別人”、“人們”之類的泛稱主語。

③ 將介詞短語的賓語譯成主語。

如果英語的被動句中包含by, in, for等引導的作狀語的介詞短語,一般可以將介詞的賓語翻譯成譯文的主語,英語原句中的主語則一般需要翻譯成賓語。

⑤ 譯成帶表語的主動句。

手稿是在革命前幾周寄往倫敦付印的。

二、譯成漢語的被動語態

英語中的許多被動句也可以翻譯成漢語的被動句,句中經常使用漢語中表示被動意義的一些標志詞,如“被”、“給”、“遭”、“挨”、“為……所”、“使”、“由……”、“受到”等。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