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8日星期一

口述實錄:“用民生維權彰顯工會魅力”

擴大就業和促進再就業,關系經濟的發展,關系人職業工會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關系社會的穩定。工會如何發揮組織優勢,千方百計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就業問題,切實為職工幫困,為企業解難,為政府分憂,成為擺在各級工會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
近年來,南京市總工會緊緊圍繞“推動發展、改善民生、促進和諧”的工作目標,充分發揮工會組織優勢,聚焦就業、再就業,切實加強技能培訓、創業指導和就業服務,幫助職工實現就業創業夢想,攜手共圓“中國夢”。在去年7月17日召開的全國就業創業工工會健保作表彰大會上,南京市總工會被國務院授予“全國就業工作先進單位”。
不久前,本報采訪了南京市領導、市總工會主席許慧玲,請她就南京市總工會在促進就業工作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效果等作了介紹。
談到積極整合社會資源,創新方式促進就業,提升職工整體素質時,許慧玲介紹說:國以民為本,工會以職工為天,就業是天大的事。近年來,南京市總工會大力實施工會“八大工程”建設,把積極促進就業、再就業作為工會民生維權建設工程的重要內容,解放思想、轉變觀念、創新方式,千方百計幫助解決好職工群眾的就業問題。
南京市總公所健保工會曾在2008年就成立了職工狀況調查中心。在工會勞保一次民生調查中我們發現,因無工作導致家庭貧困的人數占被調查對像的41。9%,而未就業的原因主要是年齡偏大、文化偏低、技能單一或無技能。由此可見,很多下崗失業人員、外來務工人員再就業難的關鍵“瓶頸”在於技能素質低下、就業能力缺乏。為解決這個問題,南京市總工會決定從抓培訓入手,切實提高下崗失業和外來務工人員的就業、創業能力。
2010年2月25日,由我們南京市總工會牽頭,然後聯合了20余大學院所,168家企業發起成立了目前國內規模最大的南京職教聯合會。職教聯合會抓住長期制約職業教育發展的校企分割、學用脫節、供求分離的主要矛盾,以“共建、共享、共贏、共發展”為基點,積極搭建起校企合作的橋梁與平台,合力構建出“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我們先後與德國國務部長科爾內利婭•皮珀女士共同推動並創建了中德職業教育學院,使德國先進的“雙元制”職業教育模式落戶南京職工大學;創建了南京職工大學中美語言學院,圓滿承擔了南京申辦、承辦青奧會多種外語翻譯服務工作,以及5000名青奧會志願者的培訓任務;創建了南京職工大學長江藝術科學學院,開創了富有特色的藝術人才培養模式;創辦了南京雨潤學院,全面推開“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模式和“雙證書”制度,每年為之培訓上萬名職工。
在困難幫扶過程中,不能忽視因失業、無技能就業而致困的現實問題。單純用現金形式幫扶失業和待業者,這僅僅是一種“輸血”式的救助,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其困難,而為其開展免費技能培訓、促其就業則是“造血”式的救助。
談到南京市總工會如何變“授之以魚”為“授之以漁”的幫扶形式,許慧玲介紹了主要做法:一是積極開展定單培訓。先後與地區最大的商業零售企業蘇果超市、古南都等9家老字號餐飲企業,婚慶禮儀等合作,開展中式面點師、烹飪師等定項培訓,並積極爭取將此項培訓納入政府購買成果項目,取得了較好成效。目前南京的蘇果超市、綠柳居菜館等企業90%的面點師、烹飪師,70%的持證化妝師和50%的持證婚慶主持人均來自工會培訓機構。
二是培賽結合、樹立典型。從2009開始,南京市總工會以失業下崗、待創業人員為主要對像,每年舉辦“就業創業技能大賽”。幾年來舉辦的面點師、烹飪師、化妝師、插花員、家政服務員等全市性的技能大賽共計15場次,參賽人員達1000余人,通過比賽,90%的參職業工會活動賽者獲得國家高級技術職稱,其中40多人獲得國家技師職稱。在參賽者中有的擔任了飯店總廚,有的擔任了連鎖店的技術總監,還有的開辦了自己的企業,成功創業。
三是結合實際打造家政服務培訓品牌。根據當今社會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齡化,生活現代化和家務勞動社會化的實際狀況,南京市總工會在全國工會系統最先開展家政服務人員的技能培訓,舉辦月嫂、住家保姆、家政服務員等各類培訓班逾百期,培訓家政服務從業人員5千多人,其中3000多人獲得初級和中級技能等級證書,230多人獲得高級技能等級證書,就業率達100%。此外,今年3月29日,我們還牽頭聯合了合肥、蕪湖、馬鞍山、滁州以及鎮江、揚州等六城市總工會,共同發起成立了“長江沿岸城市職教聯盟”,近日,長江中游城市黃石市亦加入了聯盟,齊心合力推進南京及長江沿岸城市職業教育事業與職工培訓工作的大跨越、大發展。
在促進就業工作中,南京市總工會始終堅持把小額貸款與創業培訓結合起來,建立了“創業培訓、創業指導、創業貸款”三位一體的創業幫扶機制,全方位幫助下崗職工實現創業和再就業。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